【就业与零工观察】蒋存龙:“零工驿站”让就业“零距离”
发布时间:2024-03-21 17:00 点击数:26

一、前 言

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,灵活就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。灵活就业是指以雇主或服务提供者身份,从事自主职业活动和服务行业的人员。他们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固定职工,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,也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,而是根据服务的时间和质量来获得收入。他们依托于“零工市场”,靠打“零工”维持生计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了2亿人左右。对于就业而言,社区是扩大就业的基础,是落实就业政策的落脚点,也是就业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目前,我国共有城乡社区约60.6万个。其中,农村社区约为48.9万个,而城市社区则约有11.7万个。如何激活如此数量庞大的社区网点,发挥其促进就业及灵活就业服务方面的功能,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。

二、基于社区嵌入式服务的“零工驿站”

国家发改委颁布的《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》实施以来,全国各省市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实践,取得了相应成效,社会反应良好。

社区嵌入式服务是指将各种服务和设施融入社区的概念,以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,并提高社区的整体功能和居住质量。

“零工驿站”是集就业信息推介、现场招聘、技能培训、劳动维权等公共服务功能于一体的“一站式”公共就业服务平台。

“零工驿站”是社区嵌入式服务具体功能的展现,具有灵活性、便利性、个性化等特点,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,也能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相应的“上门”就业服务,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,可谓一举多得。

三、建设“零工驿站”的重要意义

“零工驿站”的建立对于促进灵活就业、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首先,“零工驿站”是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就业信息交互难题的重要手段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灵活就业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就业选择。“零工驿站”通过提供信息发布、洽谈对接、政策咨询等服务,帮助灵活就业人员解决就业难题,打通就业信息交互壁垒,提供更多就业机会。

其次,“零工驿站”是推动零工市场走向规范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举措。零工市场的发展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,例如无序竞争、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。零工驿站的建立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,推动零工市场的健康发展。

此外,“零工驿站”也是政府公益性就业服务平台,通过提供综合受理、技能培训、维权指导等服务,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。

四、建议及举措

“零工驿站”建设是促进灵活就业、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。以下是一些关于“零工驿站”建设的建议及举措:

1、加大农村社区的“零工驿站”建设。目前,“零工驿站”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。农村社区的“零工驿站”建设相对滞后。农村就业困难群体,尤其是大龄务工者更加需要公益性就业服务,进而降低就业成本及就业难度。加大农村社区的“零工驿站”建设是一个有益的举措,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,缩小城乡差别。

2、加大对“零工驿站”的投入。围绕加强就业服务优化、加强资金要素保障、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扶持的原则。政府应加大对“零工驿站”的投入,包括资金、场地和设施等方面,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。尤其在资金支持方面,建议设立相应的专项扶持基金,财政部门要统筹专项资金渠道,加大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力度,保障“零工驿站”软硬件的建设。

3、科学规划布局“零工驿站”。在建设“零工驿站”之前,应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,按照“零工聚集在哪里,驿站就建设到哪里,服务就保障到哪里”的建设思路,实现“零工驿站”县、市、区全覆盖,并逐步向有需求的街道(乡镇)、社区(行政村)和工业园区延伸。确保“零工驿站”能够覆盖到各个区域,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。

4、完善“零工驿站”服务。“零工驿站”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,包括就业信息发布、职业介绍、技能培训、劳动维权等方面,满足灵活就业人员的不同需求。引入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市场化运营;将招工候工、信息推荐、创业指导、技能培训、劳保维权、政策咨询、法律援助等多样化服务集于一体,把“零工驿站”打造成用工放心、就业安心、群众省心的就业服务平台。

5、加强“零工驿站”管理。对于已建成的“零工驿站”,应加强管理,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。同时,应定期对“零工驿站”进行评估和监督,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。根据目标任务和考核细则对“零工驿站”进行相关考核,实行动态管理,考核结果为导向,对发现的问题按要求限期整改。

6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。引导社会组织发挥动员社会力量、链接各方资源、提供专业服务等方面优势,助力社会力量开发建设运营“零工驿站”、拓展就业空间、提供就业服务。政府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“零工驿站”的建设和管理,通过合作、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共赢。尤其对参加“零工驿站”建设的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,应给予一定的税收政策优惠政策,激发相关社会力量参与“零工驿站”建设的激情。

7、推广成功经验。对于成功的“零工驿站”案例,应进行总结和推广,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和借鉴。开展“零工驿站”典型案例的收集、整理、编撰,定期举办优秀“零工驿站”的评比活动。组织相关巡回讲师团,把成功经验复制推广出去。通过“精准赋能”提升“零工驿站”的建设及服务水平,把“零工驿站”打造成促进高质量就业的“新抓手”。

8、加强宣传。强化宣传推广。充分利用融媒体、微信公众号、抖音等媒体,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,多渠道、宽领域、高密度推广“零工驿站”建设服务经验,大力提升“零工驿站”知名度,优化“零工驿站”形象的重要载体,扩大驿站品牌效应。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宣传,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对“零工驿站”的认知度和信任度,鼓励更多的人通过“零工驿站”实现就业。

9、完善法律法规。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,为“零工驿站”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法律支持。完善“零工驿站”的法律保障,需要政府、社会、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共同努力。政府应该出台针对“零工驿站”建设、管理、运营、服务等方面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,保障建设者、运营者、灵活就业人员各方的合法权益。各地政府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“零工驿站”法规,并与各方协商确定相应的具体内容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完善“零工驿站”的法律保障,让灵活就业人员更加安心、更加自由地工作。

五、结语

灵活就业在稳就业、促就业当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:“健全劳动法律法规,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,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,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。”

社区是城市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,实施社区嵌入式服务建设有利于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、进社区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“零工驿站”是社区嵌入式服务具体功能的展现。小驿站,大民生。“零工驿站”提供的不仅是工作岗位,还承载着零工家庭的幸福。

总之,“零工驿站”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政府、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。通过加大投入、科学规划、完善服务、加强管理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、推广经验、加强宣传和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,可以促进“零工驿站”的健康发展,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。

来源:中国就业促进会

三大平台
四方参与
政府推动
精准聚焦
小英领活
致力于打造中国灵活就业服务平台最受信赖品牌
客服电话:
400-638-5590
版权所有©上海小英领活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,未经许可不得复制、转载或者摘编,违者必究 Copyright 2019-2022 备案/许可证编号:鲁ICP备20018637号